一寻中国語の意味
-
1. 古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 汉 焦赣 《易林?渐之颐》: “一寻百节, 绸缪相结, 其指诘屈, 不能解脱。”
?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 “是何异以一寻之绠, 汲百仞之深?”
2. 寻访或寻觅一次。
?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 “ 武陵 花木应长在, 愿与渔人更一寻。”
+もっと... ? 唐 罗隐 《咏史》诗: “蠹简遗编试一寻, 寂寥前事似如今。”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寻: (尋)xún ㄒㄩㄣˊ1)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
関連用語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寻: (尋)xún ㄒㄩㄣˊ1)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
一寻一个着: 方言。 一寻即得。 谓相见或觅得甚为容易。 ? 《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 “ 狄周 认道: ‘这不是 童奶奶 么?好意思儿, 一寻一个着!’”
一对: 1. 表数量。 一双。 ? 唐 皮日休 《重元寺双矮桧》诗: “应如 天竺 难陀寺 , 一对狻猊相枕眠。” ? 《宣和遗事》前集: “撞着八个大汉, 担着一对酒桶, 也来堤上歇凉。” ? 《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 2.
一寿: 犹言一生。 ? 汉 王充 《论衡?命义》: “命有衰盛, 物有贵贱。 一岁之中, 一贵一贱;一寿之间, 一衰一盛。”
一寸阴: 比喻短暂的时间。 ? 宋 苏轼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诗之一: “共惜相从一寸阴, 酒杯虽浅意殊深。”参见“ 寸阴 ”。
一封: 1. 古以十万平方里为“一封”。 ? 《梁书?刑法志》: “地方一里为井, 井十为通, 通十为成, 成方十里;成十为终, 终十为同, 同方百里;同十为封, 封十为畿。 畿方千里……一封三百一十六里, 提封十万井, 定出赋六万四千井, 戎马四千匹, 兵车千乘, 此诸侯之大者也。” 2. 指单峰(驼)
一寸金: 比喻极可宝贵。 ? 《宣和遗事》前集: “君王莫听捐 燕 议, 一寸山河一寸金。” ? 明 张羽 《百索词》: “系郎臂, 结郎心, 一寸丝绳一寸金。”
一封书: 1. 一封信。 ? 《史记?越世家》: “ 朱公 不得已而遣长子, 为一封书遗故所善 庄生 。” ? 唐 于武陵 《客中》诗: “一封书未返, 千树叶皆飞。” 2. 明 代一种酷刑的名称。 ? 《明史?刑法志二》: “酷吏辄用挺棍、夹棍、脑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封轺传: 汉 制, 凡受朝廷徵召者乘坐公家马车, 皆持一尺五寸长的木制传信, 有御史大夫封章, 以为凭证。 轺传两马, 一马一封, 故谓之一封轺传。 ? 《汉书?平帝纪》: “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锺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 在所为驾一封轺传, 遣诣京师。” ? 颜师古 注引
一寸葚: 传说中的仙药名。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 “ 秦始皇 闻 鬼谷先生 言, 因遣 徐福 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葚, 亦作“ 椹 ”。 见同书《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