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伦中国語の意味
- 指君上、有司、近臣, 各自的表率作用。
? 《孔子家语?入官》: “君上者, 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 民之表也;迩臣便辟者, 群仆之伦也。 故仪不正则民失, 表不端则百姓乱, 迩臣便辟, 则群臣污矣。 是以人君不可不敬乎三伦。”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四极未亏, 三伦不易。”
-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 伦: (倫)lún ㄌㄨㄣˊ1)辈,类:无与~比。不~不类。2)人与人之间的...
関連用語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伦: (倫)lún ㄌㄨㄣˊ1)辈,类:无与~比。不~不类。2)人与人之间的...
三估: 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 ? 唐 张怀瓘 《书估》: “然文质相沿, 立其三估;贵贱殊品, 置其五等。 三估者, 篆、籀为上估, 锺 ( 锺繇 )、 张 ( 张芝 )为中估, 羲 ( 王羲之 )、 献 ( 王献之 )为下估。”
三传: 传了三次。 ? 《左传?昭公三年》: “自 郤称 以别, 三传矣。” ? 杜预 注: “ 郤称 , 晋 大夫, 始受 州 , 自是 州 与 温 别, 至今传三家。” II 1. 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唐 颜真卿
三位一体: sān wèi yī tǐ 【解释】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拼音码】swyt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三会: 指 弥勒佛 的三次说法大会。 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 翅头末城 , 学道成佛, 在 华林园 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 初会说法, 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 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 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见《弥勒下生经》。 ? 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三会济济, 华林 之道未孚;千尺严严, 穰佉 之化犹远。”
三住: 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 ? 唐 施肩吾 《三住铭》: “气住则神住, 神住则形住, 长生之道也。” ?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见寄》: “无心我正铭三住, 有意君堪话四休。”一说“三住”指心住、气住、神住。 ? 《二程语录》卷一: “ 持国 曰: ‘道家有三住: 心住则气住, 气住则神住。 ’
三休台: 楚 章华台 的异名。 ? 南朝 梁 刘孝绰 《江津寄刘之遴》诗: “经过 一柱观 , 出入 三休台 。”参见“ 三休 ”。
三体: 1. 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 “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 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2. 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 即选此三体。
三休亭: 1. 唐 司空图 所筑, 在 中条山 王官谷 。 参见“ 三休 ”。 2. 宋 临安 玲珑山 亦有 三休亭 。 ?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 “ 三休亭 上工延月, 九折岩前巧贮风。”
三何: 南朝 梁 何逊 、 何思澄 、 何子朗 的合称。 ? 《梁书?文学传下?何思澄》: “初, 思澄 与宗人 逊 、及 子朗 俱擅文名, 时人语曰: ‘ 东海 三 何 、 子朗 最多。 ’ 思澄 闻之, 曰: ‘此言误耳。 如其不然, 故当归 逊 。 ’” 唐 李嘉佑 《送舍弟》诗: “诸 谢 偏推 永嘉 守, 三 何 独许水曹郎。”按: 何逊 曾迁 建安王 水曹参军。
三休: 1. 汉 贾谊 《新书?退让》: “ 翟王 使使至 楚 , 楚王 欲夸之, 故飨客于 章华 之台上。 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 “步三休而未半, 途中宿而方迷。” ?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百里而遥, 四山不逼;三休而上, 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