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始中国語の意味
-
1. 三朝。 指正月一日。
? 《汉书?鲍宣传》: “今日蚀于三始, 诚可畏惧。”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正月一日为岁之朝, 月之朝, 日之朝。 始犹朝也。”
?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 “三始贻遐贶, 万岁受重厘。”
? 清 顾炎武 《元日》诗: “留此三始朝, 归我 中华 君。”参见“ 三朝 +もっと...”。
2. 谓仪容端正, 态度庄重, 辞令逊顺。 此三者为礼义之始, 故称。
3. 指第三个被贬官为 始安 太守的人。
? 《梁书?裴邃传》: “由是左迁为 始安 太守。
? 邃 志欲立功边陲, 不愿闲远, 乃致书于 吕僧珍 曰: ‘昔 阮咸 、 颜延 有二始之叹, 吾才不逮古人, 今为三始, 非其愿也, 将如之何!’”参见“ 二始 ”。
4. 汉 有“七始”之乐, 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 以黄钟为天始, 林钟为地始, 太簇为人始, 因称“三始”。
? 《隋书?音乐志中》: “《难书?律历志》, 天地人及四时, 谓之七始。 黄钟为天始, 林钟为地始, 太簇为人始, 是为三始。”
-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 始: shǐ ㄕˇ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
関連用語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始: shǐ ㄕˇ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
三姑: 1. 传说中的管蚕女神。 ? 元 马臻 《村中书事》诗之一: “村妇相逢还笑问, 把蚕今岁是三姑?” 明 高启 《养蚕词》: “三姑祭后今年好, 满簇如云茧成早。” ?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 “《月令广义》: 凡四孟年, 大姑把蚕, 四仲年, 二姑把蚕, 四季年, 三姑把蚕。” &nb
三妻四妾: sān qī sì qiè 【解释】妻妾众多的意思。 【示例】在今天,男人~是可耻的事,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拼音码】sqsq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妻妾众多
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解释】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出处】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示例】吾闻贵地有~,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拼音码】sglp 【灯谜面】九个妇女站两旁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wome
三妙音: 三种美妙的声音。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 “ 晁文元公 迥 , 少闻方士之术, 凡人耳有灵响, 目有神光。 其后听于静中, 若铃声远闻。 耆年之后, 愈觉清彻, 公名之曰三妙音: 一曰幽泉漱玉, 二曰清声摇空, 三曰秋蝉曳绪。”
三姜: 汉 之 姜肱 与弟 仲海 、 季江 , 以孝友著闻, 常共卧起, 见《后汉书?姜肱传》。 后世因称其兄弟三人为“三姜”, 并用作兄弟情笃之典。 ? 《梁书?韦放传》: “ 放 性弘厚笃实, 轻财好施, 于诸弟尤为雍睦。 每将远行及行役初还, 常同一室卧起, 时称为‘三姜’。”
三妇艳: 乐府相和歌辞篇名。 古诗《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的后段, 都有大妇、中妇、小妇等辞。 ? 《三妇艳》即专取此古诗的后六句为式。 亦省作“ 三妇 ”。 ? 唐 骆宾王 《和孙长史秋日卧病》诗: “调弦《三妇》至, 置驿五侯来。” ?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诗: “还应乐府歌《三妇》, 六逸高风未渺漫。”
三娘子: 明 代 蒙古 右翼 土默特 万户首领 俺答汗 之妻。 ? 俺答汗 死后, 主持政务三十年, 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 促进了 蒙 汉 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十五年春, 子 扯力克 嗣。 其妻 三娘子 , 故 俺答 所夺之外孙女而为妇者也。 历配三王, 主兵柄, 为中国守边保塞, 众畏服之, 乃敕封为
三妇: 见“ 三妇艳 ”。
三娥: 指 杨贵妃 之三妹, 唐玄宗 封为 虢国夫人 。 据说她自矜娇美, 朝见君王时亦不施脂粉。 见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 元 顾瑛 《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一: “月支十万资胭粉, 独有三娥素面妆。”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