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中国語の意味
-
1. 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 明 高启 《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 “若上 洞庭 看玉镜, 两山应是胜三洲。”
2. 歌曲名。
? 《旧唐书?音乐志二》: “《三洲》, 商人歌也。 商人数行 巴陵 三江 之间, 因作此歌。”参见“ 三洲歌 ”。
-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 洲: zhōu ㄓㄡˉ1)水中的陆地:沙~。~渚。2)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
関連用語
三: sān ㄙㄢˉ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
洲: zhōu ㄓㄡˉ1)水中的陆地:沙~。~渚。2)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
三洲曲: 即《三洲歌》。 ? 南朝 梁 萧统 《咏弹筝人》诗: “还作《三洲曲》, 谁念九原泉。”参见“ 三洲 ”。
三洲歌: 乐府西曲歌名。 ?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宋 郭茂倩 题解: “《古今乐录》曰: ‘《三洲歌》者, 商客数游 巴陵 三江口 往还, 因共作此歌。 ’”
三洪: 宋 洪适 、 洪遵 、 洪迈 三兄弟的合称。 ? 《宋史?洪适传》: “ 皓 使朔方, 适 年甫十三, 能任家事。 以 皓 出使, 恩补修职郎。 ? 绍兴 十二年, 与弟 遵 同中博学宏词科。 ? 高宗 曰: ‘父在远方, 子能自立, 此忠义报也, 宜升擢。 ’遂除敕令所删定官。 后三年, 弟 迈 亦中是选。
三洞: 1. 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 合称“三洞”。 言通玄达妙, 其统有三, 故云“三洞”。 见《云笈七签》卷六引《道门大论》。 ?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铭》: “又有受持 黄 老 , 好尚神仙, 职在三洞, 身带八景, 更竭丹款, 复共奉迎。” 2. 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三流: 旧律, 判处流刑者, 流放之地, 据罪行经重而分为远近三等, 谓之三流。 ? 《唐律?名例》: “流刑三: 二千里, 二千五百里, 三千里。” ? 长孙无忌 疏议: “《书》云: ‘五流有宅, 五宅三居。 ’大罪投之四裔, 或流之于海外, 次九州之外, 次中国之外, 盖始于 唐 虞 , 今之三流, 即其义也。”
三洛: 谓腕。 ? 《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 “死其三洛, 生其五峰。”原注: “死其三洛, 谓搔其腕;五峰, 通呼五指也。”
三浄: 三浄 拼音:sān jìng 注音:ㄙㄢ ㄐㄧㄥˋ 词语解释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噉三种浄肉。何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后因称这三种肉为“三浄”。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嗜深于情,尤难顿革,是故开设三浄,用伸权道。” 唐 玄奘
三洒: 古代后妃饲蚕之礼, 谓之“三洒”。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帝王》: “后亲蚕, 所驾马曰騩马, 后妃亲蚕处曰桑坛, 后饲蚕礼曰三洒。”
三浣: 见“ 三浣 ”。
三注三唱: 唐 制, 六品以下官吏赴选, 始集试观书判, 次面试观察言貌, 然后拟官注籍。 既注唱名, 三唱后冬集, 以其名报仆射, 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 然后依旨授官。 此项程序, 谓之“三注三唱”。 见《通典?选举志三》。 ? 《新唐书?选举志下》: “又故事, 必三铨、三注、三唱而后拟官。” ?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故事,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