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宪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  1.  犹上法。 谓准上以为法。
       ? 汉 王延寿 《鲁殿灵光赋》: “规矩应天, 上宪觜陬。”
       ? 宋 宋祁 《贺宋鳌长舍人启》: “窃以紫垣右掖, 上宪经星之图;内史赞书, 实赋随风之命。”
     
     2.  指上司。
       ? 《儒林外史》第九回: “今将本犯权时寄监收禁, 候上宪批示。”
       ?+もっと...
  • :    shàng ㄕㄤˋ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次序...
  • :    (憲)xiàn ㄒㄧㄢˋ1)法令:~章。~令。~兵。2)指“宪法”:违...

関連用語

        :    shàng ㄕㄤˋ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次序...
        :    (憲)xiàn ㄒㄧㄢˋ1)法令:~章。~令。~兵。2)指“宪法”:违...
        上宫:      1.  《诗?墉风?桑中》: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 毛 传: “桑中、上宫, 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    ?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 “途出 郑 卫 , 道由桑中;朝发 溱 洧 , 暮宿上宫。”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 “桑中 卫 女, 上宫 陈
        上客:    shàngkè [guest of honour] 上宾;尊贵的客人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上宰:      1.  宰辅。 亦泛称辅政大臣。    ? 晋 枣据 《杂诗》: “ 吴 寇未殄灭, 乱象侵边疆, 天子命上宰, 作藩于 汉阳 。”    ?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如纶如綍, 大君于号令之严;匪朴匪雕, 上宰极司存之敬。”    ?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 “衮
        上宙:    上古。    ? 《南齐书?乐志》: “功独上宙, 德耀中天。 风移九域, 礼饰八埏。”
        上家:    shàngjiā (儿)几个人打牌、掷色子、行酒令等的时候,如轮流的次序是甲乙丙丁…乙是甲的下家、丙的上家,丙是乙的下家、丁的上家。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宾:    shàngbīn 尊贵的客人:待为~。
        上官体:    初 唐 诗人 上官仪 , 诗多应制而作, 内容空虚, 讲求骈俪对仗, 风靡一时, 称为“上官体”。    ? 《旧唐书?上官仪传》: “本以词彩自达, 工于五言诗,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 仪 既贵显, 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 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宿:    值夜。    ? 《三国志平话》卷上: “惊起衙内上宿兵卒, 约叠三十馀人, 向前来拿 张飞 。”    ? 《水浒传》第四五回: “且说 杨雄 此日正该当牢。 未到晚, 先来取了铺盖去, 自监里上宿。”
        上官仪:     上官仪 拼音:shàng guān yí 注音:ㄕㄤˋ ㄍㄨㄢ ㄧˊ 词语解释 (约605-664)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进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则天所杀。诗风华美绮丽,有“上官体”之称。又归纳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隣接する単語

  1. "上官仪"中国語の意味
  2. "上官体"中国語の意味
  3. "上官婉儿"中国語の意味
  4. "上宙"中国語の意味
  5. "上客"中国語の意味
  6. "上宫"中国語の意味
  7. "上宰"中国語の意味
  8. "上家"中国語の意味
  9. "上宾"中国語の意味
  10. "上宿"中国語の意味
  11. "上宙"中国語の意味
  12. "上客"中国語の意味
  13. "上宫"中国語の意味
  14. "上宰"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