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德中国語の意味
-
1. 不修德行;缺乏德行。
? 《书?伊训》: “尔惟不德罔大, 坠厥宗。”
? 孔颖达 疏: “尔惟不德, 谓不修德为恶也。”
? 《汉书?文帝纪》: “人主不德, 布政不均, 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
?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 “朕以不德, 少遭闵凶, 越在西土, 迁于 唐 卫 。”
 +もっと...;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上军校尉 蹇硕 以帝轻佻不德, 二舅好修虚名, 无股肱之才, 惧不能安社稷也。”
2. 不自以为有德。
? 《老子》: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 《韩非子?解老》: “德则无德, 不德则在有德。”
? 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 “未知上德之不德, 惟见圣人之不仁。”
3. 不施恩德。
? 《左传?文公十七年》: “德, 则其人也;不德, 则其鹿也, 铤而走险, 急何能择?”
4. 不感激。
?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行篡》: “货多则辨, 辨则民不德其上。”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以功受赏, 臣不德君。”
5. 谦词。 帝王自称。
? 《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东方朔》: “帝欢悦举觞并劝曰: ‘不德不足当雅贶。 ’老翁等并起拜受爵。”
?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许批答》: “水旱之灾, 不德所召, 卿当助我, 求所以消复之道, 不当求去我也。”
6. 丕德, 大德。 不, 通“ 丕 ”。
? 《管子?宙合》: “君臣各能其分, 则国宁矣, 故名之曰不德。”
? 郭沫若 集校引 丁士涵 云: “古字多以‘不’为‘丕’……‘丕’, 大也。”参见“ 不 ”。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德: dé ㄉㄜˊ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
関連用語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德: dé ㄉㄜˊ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
不德而功: 不德而功 基本解释 :不:无;德:德行,才能。没有才能却受到奖赏。
不得违误: 不得违误 拼音:bù dé wéi wù 注音:ㄅㄨˋ ㄉㄜˊ ㄨㄟˊ ㄨˋ 成语解释 不得违误 【拼音】:bù dé wéi wù 【解释】: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示例】:军情紧急,现派你们出发侦察,三小时后必须回来,~。
不必: bùbì 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去得太早ㄧ慢慢商议,~着急ㄧ为这点小事苦恼,我以为大可~。
不得要领: bù dé yào lǐng 【解释】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示例】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不要面面俱到,使人~。 【拼音码】bdyl 【灯谜面】和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抓不住要点 【英文】be far from the mark
不忌: 不畏忌;不嫉妒;不忌讳。 ? 《左传?昭公十四年》: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 《列子?汤问》: “﹝ 终北国 ﹞人性婉而从, 物不竞不争, 柔心而弱骨, 不骄不忌, 长幼侪居。”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 么吵吵 是个不忌生冷的人, 什么话他都嘴一张就说了, 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
不得脸: 不被看重, 没有地位。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五: “她活着时候, 本来在老太太面前就不得脸, 三十三奶奶 是明着捧他, 暗地里踩她。”
不忍: bùrěn 心里忍受不了:于心~ㄧ~释手ㄧ~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解释】没有办法知道。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示例】从未到过广西,所以谁做了广西政府的“高等顾问”等等,我~。(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拼音码】bdez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不知道某事 【英文】unable to find out
不忍卒读: bù rěn zú dú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示例】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拼音码】brzd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不得死: 见“ 不得其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