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谥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 具有贬义的谥号, 恶谥。
       ? 《新唐书?宋庆礼传》: “礼部员外郎 张九龄 申驳曰: ‘ 庆礼 国劳臣, 在边垂三十年……其功可推, 不当丑谥。 ’”
  • :    1)(④⑤醜)chǒu ㄔㄡˇ2)地支的第二位,属牛。3)用于计时:~...
  • :    (謚)shì ㄕˋ1)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号。~法。~宝(...

関連用語

        :    1)(④⑤醜)chǒu ㄔㄡˇ2)地支的第二位,属牛。3)用于计时:~...
        :    (謚)shì ㄕˋ1)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号。~法。~宝(...
        丑谮:    谓以诬罔不信为耻。    ? 《逸周书?大匡》: “昭信非展, 展尽不伊;伊言于允, 思复丑谮。”    ? 朱右曾 校释: “谮, 不信也。”
        丑谑:    指丑秽戏谑的行为。    ?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皇帝 芳 春秋已长, 不亲万机, 耽淫内宠, 沈漫女德, 日延倡优, 纵其丑谑。”    ? 《晋书?景帝纪》引此文, 作“丑虐”。
        丑质:    丑陋的身形。    ?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 “公主既闻此事, 哽噎不可发言, 惭见丑质, 咽气泪落。”
        丑语:    恶语, 难听的话。    ? 宋 梅尧臣 《送薛氏妇归绛州》诗: “妄非勿较竞, 丑语勿辨理。”
        丑贼生:    詈词。 畜生, 坏蛋。    ?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摺: “我知道了也, 等那丑贼生来时, 我自有个主意。”
        丑诬:    诽谤诬陷。    ?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举罪纠奸, 纤介必闻, 重以深案丑诬, 毁短大臣, 排陷无辜。”
        丑辞:    谩骂之言。    ?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不闻清谈讲道之言, 专以丑辞嘲弄为先。”    ? 《文选?任昉<奏弹刘整>》: “理绝通问, 而妄肆丑辞。”    ? 李善 注: “谓大骂也。”
        丑诧:    丑陋。    ?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摺: “畅道我残病身躯, 丑诧面皮, 穿着这褴缕衣服, 呸!可怎生闻不的这腥膻气!”
        丑辱:    耻辱。    ? 《韩非子?诡使》: “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 女妹私义之门不待次而宦。”
        丑诞:    谓以虚诞为耻。    ? 《逸周书?大匡》: “昭因非疾, 疾非不贞;贞固于事, 思任丑诞。”    ? 朱右曾 校释: “诞, 虚也。”

隣接する単語

  1. "丑诞"中国語の意味
  2. "丑诧"中国語の意味
  3. "丑诬"中国語の意味
  4. "丑语"中国語の意味
  5. "丑谑"中国語の意味
  6. "丑谮"中国語の意味
  7. "丑质"中国語の意味
  8. "丑贼生"中国語の意味
  9. "丑辞"中国語の意味
  10. "丑辱"中国語の意味
  11. "丑语"中国語の意味
  12. "丑谑"中国語の意味
  13. "丑谮"中国語の意味
  14. "丑质"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