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中国語の意味
-
1. 《庄子?骈拇》: “ 伯夷 死名于 首阳 之下, 盗跖 死利于 东陵 之上。 二人者, 所死不同, 其于残生伤性, 均也, 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盗跖 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 跖 。
?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 南荆 之跋扈, 东陵 之巨猾。”
? 李善 注: “ 东陵 , 盗跖 也。”
?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もっと...寿》之四: “悠悠名利笑排场, 屈指 东陵 更 首阳 。”
2. 汉 邵平 的别称。
?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 东陵 迹芜绝, 楚 汉 休征讨。 园人非故侯, 种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 “重慕想、 东陵 晦迹, 彭泽 归来, 左右琴书自乐, 松菊相依, 何况风流鬓未华。”参见“ 东陵侯 ”。
3. 指东陵瓜。
? 晋 陆机 《瓜赋》: “东陵出于 秦 谷, 桂髓起于 巫山 。”参见“ 东陵瓜 ”。
4. 复姓。 相传为 秦 东陵侯 邵平 之后。 一说, 春秋 齐景公 时有人隐居 东陵 , 后以之为氏。 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义》佚文。
- 东: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 陵: líng ㄌㄧㄥˊ1)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2...
関連用語
东: (東)dōng ㄉㄨㄥ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
陵: líng ㄌㄧㄥˊ1)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2...
东陵侯: 指 汉 邵平 。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 “昔日 东陵侯 , 惟有瓜园在。” ?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 青门 种瓜人, 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东陵瓜: 1. 指 汉 邵平 所种之瓜, 味甜美。 ? 《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或曰 青门 , 门外旧出佳瓜。 ? 广陵 人 邵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 为布衣, 种瓜 青门 外, 瓜美, 故时人谓之‘东陵瓜’。” 2. 泛指
东陵道: 指 长安城 东门外大道。 ? 唐 杜甫 《怀灞上游》诗: “怅望 东陵道 , 平生 灞上 游。” ? 仇兆鳌 注引 顾宸 曰: “ 东陵道 , 即 长安城 东门, 乃 秦 东陵侯 种瓜处。”一说, 因 长安 东门外有 汉文帝 霸陵 而得名。
东陆: 1. 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 ? 《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 “日, 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 ? 《后汉书?律历志下》: “冬夏之间, 则有春有秋。 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西陆谓之春, 南陆谓之夏, 东陆谓之秋。” ?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此以列宿东西南北
东阿: 1. 指 三国 魏 曹植 。 ? 植 曾封为 东阿王 , 故称。 ? 《文选?左思<魏都赋>》: “勇若 任城 , 才若 东阿 , 抗旍则威噞秋霜, 摛翰则华纵春葩。” ? 刘逵 注: “ 彰 后为 任城王 , 植 为 东阿王 。” ? 清 赵执信 《海鸥
东阳销瘦: 《梁书?沈约传》: “﹝ 沈约 ﹞ 永明 末, 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 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 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 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 “谁念 东阳 销瘦骨, 更堪白苎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
东隅: 1. 东角;东方。 ? 《仪礼?士昏礼》: “妇洗在北堂, 直室东隅。” ? 明 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 “边境无虞, 喜青阳布暖, 斗指东隅。” 2. 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 ? 《逸周书?大匡》: “ 管叔 自
东阳瘦体: 见“ 东阳销瘦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注音:ㄉㄨㄙ ㄧㄩˊ ㄧˇ ㄕㄧˋ ,ㄙㄤ ㄧㄩˊ ㄈㄟ ㄨㄢˇ 成语解释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
东阳瘦: 见“ 东阳销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