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棉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記号: [ sīguāngmián ]発音を聞く:   丝光棉の例文
  • 经过丝光处理后呈绢丝光泽的棉纱或棉布。 其法以棉纱或布匹浸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之溶液中, 则其纤维紧缩而坚韧, 且能多吸收颜料, 再压之使展平, 即呈绢丝光泽。
  • 丝光:    sīguāng棉织品在低温和绷紧的情况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渍,由于纤...
  • :    mián ㄇㄧㄢˊ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

関連用語

        丝光:    sīguāng棉织品在低温和绷紧的情况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渍,由于纤...
        :    mián ㄇㄧㄢˊ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
        丝光:    sīguāng 棉织品在低温和绷紧的情况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渍,由于纤维结构发生变化,表面产生像丝一样的光彩,称为丝光:~毛巾。
        丝兰:    [yucca] 龙舌兰科丝兰属肉质植物,约40种,原产北美南部。多无茎,坚挺的剑形叶丛生于基部。花蜡白色,簇生。约书亚树(Y. brevifolia,即短叶丝兰)有高达10余米的茎。形状不凡,花簇美丽,有西班牙刺刀(Y. aloifolia,即千手兰、芦荟叶丝兰)、西班牙短剑(Y. gloriosa)和亚当针(Y. filamentosa,即熊草、丝状丝兰)等种类,普遍为人所栽培观赏。
        丝光处理:    [mercerization] 对棉纤维或织物进行的化学处理工序,以提高其对染料和各种化学整理剂的亲和力。1850年英国印花平布工人J.默塞尔获得这种方法的专利权,也使棉布的抗拉强度和吸收性能大增。高质量的棉织物通常都要经过丝光处理。方法是把纱线或纤维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然后用水或酸中和。
        丝分缕析:    见“丝分缕解”。
        丝分缕解:    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丝人:    治丝织绸的人。    ? 汉 扬雄 《法言?先知》: “禽兽食人之食, 土木衣人之帛, 谷人不足于昼, 丝人不足于夜, 之谓恶政。”    ? 唐 元稹 《桐花》诗: “剑士还农野, 丝人归织紝。”
        丝包线:    sībāoxiàn 用丝缠绕着做绝缘层的金属导线,多用来绕制电机和电讯装置中的线圈。
        丝事:    指养蚕缫丝之事。    ? 《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 八月载绩” 汉 郑玄 笺: “载绩, 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丝印:    [silkscreen] 又称绢印(serigraphy)。 用于表面印刷之精致模版印刷技术,将涂料或墨水经拓英滚动或涂抹的方式印刷于裁剪之纸张或其他薄且强韧物质所形成的图样上,以使涂料或墨水透过剪去的区域。此技术之发展可能起源于1900年,且起初是应用于广告业及出版业。20世纪50年代,艺术家开始使用这种制作法。绢印乃是将具细致筛孔之丝绸钉到木制框架上,以支撑粘贴于其上之印刷用裁剪纸张,故得
        丝丝密密:    形容极其细密。    ? 元 曾瑞 《哨遍?麈腰》套曲: “倒钩着金针刺, 刺得丝丝密密, 裁得那整整齐齐。”

隣接する単語

  1. "丝丝密密"中国語の意味
  2. "丝事"中国語の意味
  3. "丝人"中国語の意味
  4. "丝光"中国語の意味
  5. "丝光处理"中国語の意味
  6. "丝兰"中国語の意味
  7. "丝分缕析"中国語の意味
  8. "丝分缕解"中国語の意味
  9. "丝包线"中国語の意味
  10. "丝印"中国語の意味
  11. "丝光"中国語の意味
  12. "丝光处理"中国語の意味
  13. "丝兰"中国語の意味
  14. "丝分缕析"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