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人中国語の意味
-
1. 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
? 《墨子?非命上》: “义人在上, 天下必治。”
? 《史记?伯夷列传》: “﹝ 武王 ﹞东伐 纣 , 伯夷 、 叔齐 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
? 太公 曰: ‘此义人也。 ’”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 “笃始终于寒暑, 虽危亡而不猜者, 义人也。”
2. +もっと...秦 汉 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 板楯 七姓, 射杀白虎立功, 先世复为义人。”按 秦昭王 时有白虎为害, 后为 板楯 人射杀, 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 虽有十妻, 不输口算之钱。 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 义: (義)yì ㄧˋ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
- 人: rén ㄖㄣˊ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
関連用語
义: (義)yì ㄧˋ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
人: rén ㄖㄣˊ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
义从: 1. 汉 魏 时称 胡 羌 等少数民族归附朝廷为“义从”。 取归义从命之意。 ? 《后汉书?西羌传?湟中月氏胡》: “ 湟中 月氏胡 ……又数百户在 张掖 , 号曰 义从胡 。” ? 《后汉书?段熲传》: “ 熲 将兵及 湟中 义从 羌 万二千骑出 湟谷 。” 2.
义井: 供公众汲用之井。 ? 唐 张说 《玄识闍黎庐墓碑》: “置义井, 取施无求报。” ?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古迹》: “﹝义井﹞在县南, 离京二十里。 ? 金章宗 皇帝过此, 饮水味甘, 封为义井。”
义仓: yìcāng 旧时地方上为防备荒年而设置的公益粮仓。
义事: 正义或公益之事。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天下义事, 岂可让公一个做尽了?我也出二十万钱为助。” ? 清 刘大櫆 《乡饮宾方君墓志铭》: “而里党有义事, 则乐从其后。” II 谓度事之宜而行之。 ? 《左传?襄公三十年》: “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 女待人, 妇
义众: 南北朝 时州郡乡里自募之兵。 ? 《晋书?桓彝传》: “ 苏峻 之乱也, 彝 纠合义众, 欲赴朝廷。” ? 《梁书?元帝纪》: “ 世祖 驰檄告四方曰: ‘有能率动义众, 以应官军, 保全城邑, 不为贼用, 上赏方伯, 下赏剖符。 ’”
义乌兵: 明 代 义乌 籍的乡兵, 以慓悍著称。 ? 《明史?兵志三》: “乡兵者, 随其风土所长应募, 调佐军旅缓急。 其隶军籍者曰 浙 兵, 义乌 为最, 处 次之, 台 宁 又次之。 善狼筅, 间以叉槊。” ? 《明史?戚继光传》: “ 继光 至 浙 时, 见卫所军不习战, 而 金华 、 义乌 俗称慓悍, 请召募三千人, 教以击刺法, 长短兵
义作: 旧指无偿劳役。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 吴 赤乌 十年, 权 适 南宫 。 三月, 改作 太初宫 , 诸将及州郡皆义作。”
义举: yìjǔ 指疏财仗义的行为。
义例: 1. 阐明义理的事例。 ?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其经无义例, 因行事而言。” ? 《魏书?张吾贵传》: “三旬之中, 吾贵 兼读 杜 服 , 隐括两家, 异同悉举。 诸生后集, 便为讲之, 义例无穷, 皆多新异。” 2. 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nbs
义主: 1. 行合于义的霸主。 ? 汉 贾谊 《新书?胎教》: “ 齐桓公 得 管仲 ,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称为义主。” 2. 旧指出钱刻碑的人。 ? 清 蒋超伯 《丽澞荟录?义主》: “ 魏 鲁郡 太守《张猛龙碑》颂后列义主十人, 皆其属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