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巴托中国語の意味
- [Ulaanbaatar]
又作Ulan Bator。
蒙古国城市和首都。位于一个受大风侵袭的高原,建于17世纪中叶,为活佛(bodgo-gegen)的居住地。一个世纪以后,该地变成中国与俄国之间商路的一个贸易中心。现在该市依然处在蒙古主要运输通道的中枢。蒙古人1911年独立起义就以该地为中心。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乌兰巴托成为首都。1992年国家更名为蒙古国后该市仍为首都。现为蒙古的主要工业中心。人口:约627,000(1997)。
関連用語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基本解释 :在内蒙古中部黄河以西地区。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流沙、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各占三分之一左右。有较丰富的荒地资源,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
乌兰夫: 乌兰夫 基本解释 :乌兰夫(1906-1988)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蒙旗独立旅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民委主任、绥蒙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委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
乌兰诺娃: [Ulanova, Galina (Sergeyevna)] (1910.1.8,俄罗斯 圣彼得堡~1998.3.21,莫斯科)舞蹈, 苏联的第一位首席芭蕾舞女舞演员。曾在列宁格勒跟A.瓦冈诺娃学习舞蹈,1928年加入基洛夫剧团(今名马林斯基剧院),她在该剧团开始担任主要角色,并形成那种独特的热情奔放的戏剧舞蹈风格,为她赢得广泛赞誉。1944年来到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世纪50年代随团在欧
乌兔: 神话谓日中有乌, 月中有兔, 故以“乌兔”指日月。 ? 晋 左思 《吴都赋》: “笼乌兔于日月, 穷飞走之栖宿。” ?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五八: “但得烟霞供岁月, 任他乌兔走乾坤。” ? 明 高启 《青丘子歌》: “不问龙虎苦战斗, 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 林中独行。”
乌兹别克人: 乌兹别克人 基本解释 :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独联体各国、阿富汗等国。约1642万人(1979年)。讲乌兹别克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乌克森谢纳: [Oxenstierna (af Sodermore), Axel (Gustafsson), Count] (1583.6.16,瑞典 乌普萨拉附近的法诺~1654.8.28,斯德哥尔摩) 瑞典政治家。曾为参政员。1612年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任命他为首相。他和国王一起对政府进行改革。在外交方面,与丹麦(1613)、波兰(1622)签订和平和约。三十年战争时任波兰总督(1626)和德意志军
乌兹别克斯坦: [Uzbekistan] 正式名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国旗亚洲中西部国家,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位于其边界处。面积:447,400平方千米。人口:约25,155,000(2001)。首都:塔什干。人口的7/10以上为乌兹别克人,其余为俄罗斯人、塔吉克人、哈萨克人、鞑靼人和卡拉卡尔帕克人。语言:乌兹别克语(官方语言)、俄语和塔吉克语。宗教: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俄罗斯东正教。货币
乌克兰人: 乌克兰人 基本解释 :乌克兰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欧、美等地。约4515万人(1985年)。讲乌克兰语。部分信俄罗斯正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
乌几: 即乌皮几。 ?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 “乌几重重缚, 鹑衣寸寸针。” ? 宋 张耒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诗之二: “竹屏风下凭乌几, 画作《柯山居士图》。” ? 元 谢应芳 《题许别驾雪山图》诗: “ 杨 家冰山无足倚, 如何坐对兹山隐乌几。”参见“ 乌皮几 ”。
乌克兰: [Ukraine] 乌克兰国旗欧洲东南部共和国。面积:603,700平方千米。人口:约48,767,000(2001)。首都:基辅。乌克兰人占该国总人口的70%以上,少数民族有俄罗斯人和犹太人。语言:乌克兰语(官方语言)、俄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和匈牙利语。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货币:里夫尼亚。全境由平坦的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构成,喀尔巴阡山脉在西部地区绵延约240千米。主要河流有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