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帻中国語の意味
- 古代一种黑色头巾。
?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 天圣 以前, 乌帻唯用光纱, 自后始用南纱, 迨今六十年, 复稍稍用光纱矣。”
? 宋 陆游 《村饮》诗: “三叫落乌帻, 倒泻黄金盆。”
- 乌: (烏)wū ㄨˉ1)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
- 帻: (幘)zé ㄗㄜˊ1)古代的头巾。
関連用語
乌: (烏)wū ㄨˉ1)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
帻: (幘)zé ㄗㄜˊ1)古代的头巾。
乌帽: wūmào [black headgear of an old-time official] 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忠烈青衣乌帽。――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乌师: 旧时妓院中为妓女教曲和伴奏的乐师。 ? 《海上花列传》第三回: “ 秀林 、 秀宝 也并没有唱大曲, 只有两个乌师坐在帘子外吹弹了一套。” ? 《负曝闲谈》第二一回: “乌师等人齐了, 便上来了, 伺候的掇了一个凳子, 让他坐下。”
乌帽红裙: 泛指男女。
乌布帐: 《晋书?谢尚传》: “ 尚 为政清简, 始到官, 郡府以布四十匹为 尚 造乌布帐。 ? 尚 坏之, 以为军士襦裤”。 后因以“乌布帐”为为政讲究排场之典。 ? 唐 韩翃 《送夏侯侍郎》诗: “听讼不闻乌布帐, 迎宾暂著紫绨裘。”
乌干达: [Uganda] 正式名称乌干达共和国。 乌干达国旗非洲东部国家。面积:241,040平方千米。人口:约23,986,000(2001)。首都:坎帕拉。有许多非洲族群,以及一个人数虽然不多,但却很有影响力的亚裔社团。语言:英语(官方语言)和斯瓦希里语。宗教: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以及当地传统的信仰。货币:乌干达先令。作为一个位于赤道的内陆国家,乌干达全境大部分位于高原,东部和西部边界有一连串的
乌布利希: [Ulbricht, Walter] (1893.6.30,德国 莱比锡~1973.8.1,东德 东柏林) 德国共产党领袖和民主德国的政府首脑(1960~197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入德国共产党,1923年被选入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29~1933年在柏林担任该党的领导,纳粹上台后逃亡国外。作为第三国际的执法官,他曾迫害过托派分子以及其他偏离共产国际路线的人。1945年返回德国的苏联占领
乌府: 《汉书?朱博传》: “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 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 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 晨去暮来, 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 唐 林宽 《寄省中知己》诗: “门掩清曹晚, 静将乌府邻。” ?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 “乌府先生铁作肝, 霜风卷地不知寒。” ? 清
乌巾: 黑头巾。 即乌角巾。 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 吴 时 张弘 好学不仕, 常著乌巾, 时人号为 张乌巾 。” ?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 “何时占丛竹, 头戴小乌巾。” ? 仇兆鳌 注: “《南史》: ‘ 刘岩 隐逸不仕, 常著缁衣小乌巾。 ’” 宋
乌弋: 汉 时 西域 国名。 后泛指西方极远的国度。 ?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 “ 雕题 、 凿齿 , 识海水而来王; 乌弋 、 黄支 , 验东风而受吏。”
乌巷: “ 乌衣巷 ”的省称。 ? 宋 梅尧臣 《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事毕归 乌巷 , 阴馀晦彩油。” ? 宋 欧阳修 《刘秀才宅对奕》诗: “ 乌巷 招邀 谢 墅中, 紫囊香佩更临风。”参见“ 乌衣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