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回合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乌拉圭回合の例文
  • 乌拉圭回合
    基本解释:指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内容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等议题。

関連用語

        回合:    huíhé 旧小说中描写武将交锋时一方用兵器攻击一次而另一方用兵器招架一次叫一个回合。现在也指双方较量一次:拳击赛进行到第十个~仍不分胜负 。
        乌拉:    wūlā ①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 ②服上项劳役的人。‖也作乌喇。另见wù·la。 ◆ 乌拉 wù la 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另见wūlā。
        乌拉草:    wù la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单性,花穗绿褐色。茎和叶晒干后,垫在鞋或靴子里,可以保暖。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地区。
        乌拉尔河:    wūlā5ěr hé [Ural River] 俄罗斯河流。源出乌拉尔山,注入里海,全长2428公里
        乌拉圭河:    [Uruguay River] 南美洲东南部河流。源于巴西南部,成为阿根廷与巴西南部边界以及阿根廷与乌拉圭边界的界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该河与巴拉那河汇流,形成拉普拉塔河河口湾。河道全长1,593千米,其间有多处因急流受阻,但从河口出发有约210千米航道可供海轮航行。
        乌拉圭:     乌拉圭 拼音:wù lɑ guī 注音:ㄨˋ ˙ㄌㄚ ㄍㄨㄟ 词语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Uruguay] 正式名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乌拉圭国旗南美洲东南部国家。面积:176,215平方千米。人口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 拼音:wù lɑ ěr shān mài 注音:ㄨˋ ˙ㄌㄚ ㄦˇ ㄕㄢ ㄇㄞˋ 词语解释 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其东麓为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南北延伸达2000千米,宽40~150千米。一般海拔500~1200米,最高点海拔1895米。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矿藏丰富。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 ◎ 乌拉尔山脉 Wūlā'ěr Shānmài
        乌托邦社会主义:    [utopian socialism] 19世纪中叶的政治与社会理想。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秉承R.欧文和C.傅立叶等改革家,从早期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中汲取灵感。倡导者包括:L.勃朗,以其工人控制的 “社会工潮理论而闻名;J.H.诺伊斯,美国的奥奈达社团创建者。有些宗教团体,如门诺宗信徒、震颤派信徒、摩门教徒、和还曾尝试建立乌托邦移民区。参阅布鲁克农场(Brook Farm)。
        乌拉尔诸语言:    [Uralic languages] 在欧亚中部和北部大约2,500万人使用,包括30多种语言的语族。主要分为芬兰-乌戈尔诸语言,占乌拉尔语族中的大部分语言,使用人数也比较多,以及萨莫耶德诸语言。萨莫耶德诸语言在历史上流行于西伯利亚北部的森林区和苔原,以及从鄂毕河到白海,并向东延伸到泰梅尔半岛的近海岸带。已知的语言是恩加纳萨尼语、埃内茨语、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卡马斯语和马塔语。马塔语在19世
        乌托邦:    wūtuōbāng 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本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Thomas More)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像的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新拉Utopia]
        乌戏:    叹词。    ? 唐 李翱 《复性书上》: “乌戏, 夫子复生, 不废吾言矣!”

隣接する単語

  1. "乌戏"中国語の意味
  2. "乌托邦"中国語の意味
  3. "乌托邦社会主义"中国語の意味
  4. "乌拉"中国語の意味
  5. "乌拉圭"中国語の意味
  6. "乌拉圭河"中国語の意味
  7. "乌拉尔山脉"中国語の意味
  8. "乌拉尔河"中国語の意味
  9. "乌拉尔诸语言"中国語の意味
  10. "乌拉草"中国語の意味
  11. "乌拉"中国語の意味
  12. "乌拉圭"中国語の意味
  13. "乌拉圭河"中国語の意味
  14. "乌拉尔山脉"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