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同心中国語の意味
- 二人同心
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 简拼: ertx
近义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反义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解释: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出处: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例子: 明·周楫《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若彼~,非我之利也。”
谒后语:
谜语:
関連用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解释】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拼音码】ertj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同心: tóngxīn 齐心:~同德(思想、行为一致)│~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二人传: 见“ 二人转 ”。
二人台: èrréntái ①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曲艺,用笛子、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由二人对唱对舞。 ②由曲艺二人台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二人夺: 刀的一种。 鞘似手仗, 刀贮其中, 遇人抢夺, 鞘脱刃出, 可以防身, 故名。 ? 田真 《好一个“铁拐李”》: “四个高举火把的黑衫人为前导, 一个身穿月白中式衫裤的矫健身影气势汹汹而上, 一横‘二人夺’, 跳个‘铁门坎’, 在台口一个亮相。”
二人转: èrrénzhuàn ①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一带的曲艺,用板胡n⑦锬诺壤制靼樽啵话阌啥宋璧杆党n②由曲艺二人转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第二人: 第二等的人才。 ? 《晋书?王坦之传》: “仆射 江虨 领选, 将拟为尚书郎, 坦之 闻曰: ‘自过 江 来, 尚书郎正用第二人, 何得以此见拟!’ 虨 遂止。”参见“ 第一人 ”。
第二人称: dì-èr rénchēng [second person]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用“你怎样怎样”的口吻叙述,称为第二人称
两同心: 1. 词牌名。 此调有三体, 仄韵创自 柳永 , 平韵创自 晏几道 , 三声协韵创自 杜安世 。 ? 清 毛先舒 《填词名解》: “古乐府《苏小歌》‘何处结同心’, 唐 教坊乐曲遂有《同心结》。 然有两调同此名, 填词采以名之曰《两同心》。” 2. 曲牌名。 北曲入高大石角只曲, 套曲入高大石角。
同心圆: 同一平面上同一圆心而半径不同的圆。
同心带: 1. 绾有同心结的丝带。 ?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 “留念同心带, 赠远芙蓉簪。” ?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招驸》: “同心带看双双共把, 管教永享荣华。” 2. 泛指绾有同心结的带状物。 ? 《说郛》卷八十引《谢氏诗源》: “
同心扣: 1. 即同心结。 ? 金 完颜璟 《蝶恋花?聚骨扇》词: “金缕小钿花草斗, 翠绦更结同心扣。” ?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之一: “绣囊蕊结同心扣, 十里风来裤褶香。”详“ 同心结 ”。 2. 形如同心结的钮扣。 ? 元 关汉卿 《窦娥冤》
同心杯: 指交杯酒。 旧时新婚行合卺礼, 用两盏盛酒, 以彩缕连结, 夫妇互饮, 象徵同心, 故称。 ? 清 姚燮 《双鸩篇》诗: “但得生死常相随, 此酒不减同心杯。”
同心结: 1. 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 用以象徵坚贞的爱情。 ? 南朝 梁 武帝 《有所思》诗: “腰中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 ?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 “如今绾作同心结, 将赠行人知不知?”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 唐卿 ﹞开了箱子, 取出一条白罗帕子来,
同心缕: 1. 指同心长命缕。 ? 北周 庾信 《题结线袋子》诗: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 “兵辟神符, 命续同心缕。”详“ 同心长命缕 ”。 2. 指同心结。 ?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 “明珠翠羽, 小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