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谏中国語の意味
-
1. 五种进谏方式。 名目略有不同。 (1)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谏有五: 一曰正谏, 二曰降谏, 三曰忠谏, 四曰戆谏, 五曰讽谏。”(2)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 “人怀五常, 故有五谏。 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
? 《后汉书?李云传论》: “礼有五谏, 讽为上。”
? 李贤 注: “讽谏者, 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 顺谏者, 出辞逊顺, 不逆君+もっと...心也。 闚谏者, 视君颜色而谏也。 指谏者, 质指其事而谏也。 陷谏者, 言国之害, 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 汉 何休 注: “谏有五, 一曰讽谏, 孔子 曰: ‘家不藏甲, 邑无百雉之城, 季氏 自堕之’是也;二曰顺谏, 曹羁 是也;三曰直谏, 子家驹 是也;四曰争谏, 子反 请归是也;五曰赣谏,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语?辨证》: “忠臣之谏君, 有五义焉。 一曰谲谏, 二曰戆谏, 三曰降谏, 四曰直谏, 五曰风谏。”
2. 五位谏臣。
?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 见《明史?林兰友传》。
- 五: wǔ ㄨˇ1)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
- 谏: (諫)jiàn ㄐㄧㄢˋ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劝。进...
関連用語
五: wǔ ㄨˇ1)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
谏: (諫)jiàn ㄐㄧㄢˋ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劝。进...
五谷: wǔgǔ 古书中对五谷有不同的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
五调: 指古乐中平、清、瑟、楚、侧五调。 ? 《魏书?乐志》: “商徵既定, 又依琴五调调声之法, 以均乐器。 其瑟调以宫为主, 清调以商为主, 平调以角为主。 五调各以一声为主, 然后错采众声以文饰之, 方如锦绣。” ? 《隋书?音乐志中》: “《春秋左氏》所云: ‘七音六律以奉五声。 ’准此而言, 每宫应立五调。”
五谷不分: wǔ gǔ bù fēn 【解释】形容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拼音码】wgbf 【灯谜面】见了麦苗叫韭菜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五诸侯: 1. 古星名。 属井宿, 共五星。 ? 《后汉书?献帝纪》: “﹝ 建安 十七年﹞冬十二月, 星孛于五诸侯。” ? 李贤 注: “五诸侯, 星名也。” ? 《晋书?天文志上》: “五诸侯五星, 在东井北, 主刺举, 戒不虞……一曰帝师, 二曰帝友, 三曰三公, 四曰博士, 五曰太史。
五谷不升: wǔ gǔ bù shēng 【解释】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出处】《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拼音码】wgbs
五诰: 指《尚书》中《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 “其载于《书》, 则 尧 舜 ‘二典’, 夏 之《禹贡》, 殷 之《盘庚》, 周 之‘五诰’。”
五谷丰熟: 见“五谷丰登”。
五诫: 见“ 五戒 ”。
五谷丰登: 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拼音码】wgfd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英文】have a bumper harvest
五词: 见“ 五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