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度中国語の意味
公度
- 拼音:gōng dù
- 注音:ㄍㄨㄙ ㄉㄨˋ
词语解释
对于两条线段a和b,如果存在线段d,使得a=md,b=nd(m,n为自然数),那么称线段d为线段a和b的一个公度;并称线段a和b为可公度线段或可通约线段。如果对于线段a和b,这样的线段d不存在,那么称线段a和b为无公度线段或不可通约线段。
関連用語
公座: 旧指官吏办公的坐席。 ?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不想大尹忽然一个头晕, 险些儿跌下公座。 自觉头目森森, 坐身不住。”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 “﹝ 明 洪武 ﹞十八年, 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 故院中设阁老公座于上, 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
公府: 1. 君主之府。 ? 《左传?昭公四年》: “ 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 今死而弗以, 是弃君命也。 书在公府而弗以, 是废三官也。” 2. 三公之府。 ? 《汉书?游侠传?陈遵》: “ 哀帝 之末俱著名字, 为后进冠。 并入公府。” ? 汉 王
公庭: 1. 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 《诗?邶风?简兮》: “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 ? 《南史?褚裕之传》: “ 向 ( 褚向 )风仪端丽, 眉目如画, 每公庭就列, 为众所瞻望焉。” ? 清 曾国藩 《金陵楚水师昭忠祠记》: “甚者, 如 九洑洲 之役, 攻剿三四日, 凋耗二千
公庙: 指诸侯国君之庙。 ? 《礼记?郊特牲》: “诸侯不敢祖天子, 大夫不敢祖诸侯, 而公庙之设于私家, 非礼也。 由三 桓 始也。” ? 《孔子家语?庙制》: “ 卫 将军 文子 将立三军之庙于其家, 使 子羔 访于 孔子 。 ? 子 曰: ‘公庙设于私家, 非古礼所及, 吾弗知。 ’”
公廉: 公正清廉。 ? 《史记?酷吏列传》: “ 都 为人勇, 有气力, 公廉, 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 请寄无所听。” ?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七年》: “ 湛 性公廉, 与仆射 徐湛之 并为主上所宠信, 时称 江 徐 。” ?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 “国朝承 有元 用 夷 变 夏 之后……未几,
公库: 1. 官府之仓库。 ? 《宋史?任伯雨传》: “﹝ 伯雨 ﹞调 施州 清江 主簿。 郡守檄使莅公库, 笑曰: ‘里名 胜母 , 曾子 不入, 此职何为至我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求 盱江 僚属之荐举则有书, 求 盱江 公库之文籍则有目。” 2. 旧日中国经管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
公廨: 官署。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 “ 汉 光武 建武 二年, 西河 鲜于冀 为 清河 太守, 作公廨未就而亡。” ?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 李知已 任 永嘉 教官, 公廨有一楼, 怪不可居。” ?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却说 孔明 闻 鲁肃 到, 与 玄德 出城迎接。 接到公廨, 相见
公平贸易法: [fair-trade law] 指美国允许有注册商标产品的制造商(有时是该类产品的经销商)有权确定实际或最低转售价格的法律。这种做法在他国称为价格维持。在大萧条时期,许多州制定了类似的法律,借以保护独立零售商免受大型连锁商店削价危害,并防止销售行业遭受失业损失,但后来美国大多数州都废除了公平贸易法。批评者的意见认为,这类法律限制了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销售渠道复杂化,也使实施这类法律不再切合
公廨本钱: 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 , 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 ? 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 由各州令史经管, 人称捉钱令史。 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 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 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 名“月料钱”。 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 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 合年利百分之六十。
公平秤: gōngpíngchèng 商业单位没置的供顾客检验所购商品分量是否准确的标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