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牍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公牍の例文

  •  1.  公文。
       ? 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误助》: “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 刘韶美 名 仪凤 , 守 蜀 郡, 尝有公牍至省部, 单书一 仪 字。”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 “公牍之体: 曰奏疏, 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 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 则曰咨呈;曰札文, 曰批答, 上行下之辞也。”
       ? 郑观应 《盛世危+もっと...
  • :    gōng ㄍㄨㄥˉ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 :    (牘)dú ㄉㄨˊ1)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関連用語

        :    gōng ㄍㄨㄥˉ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    (牘)dú ㄉㄨˊ1)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公牒:    官方文书。    ? 唐 韩愈 《袁州申使状》: “每奉公牒, 牒尾故牒字, 皆为谨牒字, 有异于常。”    ?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一日在厅事, 忽睹黄衣人若今之健步者, 持公牒立庭下, 公命左右皂隶承接。”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 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 ,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公牌:    官府衙役。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 “ 包公 宰相心大怒, 喝骂公牌两个人。”
        公牙:    见“ 公衙 ”。
        公爹:    gōngdiē 〈方〉公公 ①。
        公牛:      1.  即官牛。    ? 《周礼?地官?牛人》: “牛人, 掌养国之公牛, 以待国之政令。”    ? 郑玄 注: “公, 犹官也。”    ? 贾公彦 疏: “训公为官者, 恐有公君之嫌, 但王家之牛, 若公廨之牛, 故须训公为官, 是官牛也。”    2.  复姓
        公爷:    方言。 少爷。    ? 沙汀 《磁力》: “等寒假里那批公爷回来, 就好办了。 我同他们都熟, 叫大家凑一笔钱送你!” 巴金 《探索》: “那个时候我不过四五岁, 人们叫我‘四公爷’(即四少爷), 我父亲在二堂审案, 我常常站在左侧偏后旁听。”
        公物:    gōngwù 属于公家的东西:爱护~。
        公父训:    指 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公父文伯 之母 敬姜 对 文伯 深明礼义的训辞。    ? 清 顾炎武 《表哀诗》: “密叶凋秋气, 贞柯落夜阴。 国书 公父 训, 女史大家箴。”参阅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
        公状:    古代公文之一种。    ? 宋 王禹偁 《上宰相谢免判吏部内曹启》: “岂可职衔带制诰之文, 公状具尊卑之数, 虽知不便, 未敢固辞。”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国初公状之制: 前具官, 别行叙事, 后云牒件状如前, 谨状。 至 宣和 以后始用今制: 前具官, 别行稍低, 叙事讫, 复别作一行, 稍高, 云右谨具申闻, 谨状。”
        公父:    复姓。    ?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父文伯 。 见《左传?定公五年》。

隣接する単語

  1. "公父"中国語の意味
  2. "公父训"中国語の意味
  3. "公爷"中国語の意味
  4. "公爹"中国語の意味
  5. "公牌"中国語の意味
  6. "公牒"中国語の意味
  7. "公牙"中国語の意味
  8. "公牛"中国語の意味
  9. "公物"中国語の意味
  10. "公状"中国語の意味
  11. "公爹"中国語の意味
  12. "公牌"中国語の意味
  13. "公牒"中国語の意味
  14. "公牙"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