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写黄庭中国語の意味
- chū xiě huáng tíng
【解释】恰到好处的意思。
【出处】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拼音码】cxht
- 初: chū ㄔㄨˉ1)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
- 写: (寫)xiě ㄒㄧㄝˇ1)用笔作字:~字。~作。编~。2)描摹,叙述:...
- 黄庭: 1. 指《黄庭经》。 道教的经典著作。 &...
関連用語
初: chū ㄔㄨˉ1)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
写: (寫)xiě ㄒㄧㄝˇ1)用笔作字:~字。~作。编~。2)描摹,叙述:...
黄庭: 1. 指《黄庭经》。 道教的经典著作。 &...
黄庭: 1. 指《黄庭经》。 道教的经典著作。 ?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 山阴 道士如相见, 应写《黄庭》换白鹅。” ?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 “曩所授《黄庭》之要道, 仙人之梯航。”
黄庭客: 修仙学道的人。 ? 唐 孟郊 《伤哉行》: “岂知黄庭客, 仙骨生不成。”
黄庭教: 指道教。 因《黄庭经》所说为道教的养真修炼之道。 ?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 “年来已奉黄庭教, 夕鍊腥魂晓吸霞。”
初冠: 古代男子年届二十岁, 始行冠礼。 见《礼记?内则》。 后因以“初冠”称成年男子。 ? 北魏 高允 《咏贞妇彭城刘氏》诗之四: “率我初冠, 眷彼弱笄。” ? 唐 韩愈 《马君墓志》: “始余初冠, 应进士贡在京师。”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初入蘆葦,不知深淺) 拼音:chū rù lú wěi ,bù zhì shēn qiǎn 注音:ㄔㄨ ㄖㄨˋ ㄌㄨˊ ㄨㄟˇ ,ㄅㄨˋ ㄓㄧˋ ㄕㄣ ㄑㄧㄢˇ 词语解释 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初冬: chūdōng 冬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十月。
初入芦苇, 不知深浅: 比喻阅历不深, 不知利害。 ? 《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我家做官的, 初入芦苇, 不知深浅, 望乞大人, 凡事扶持一二。”
初凉: 谓刚开始凉爽。 ? 唐 白居易 《西风》诗: “新霁乘轻屐, 初凉换熟衣。” ? 后蜀 毛熙震 《菩萨蛮》词之二: “残暑晚初凉, 轻风渡水香。”
初元: 皇帝登极改元, 元年称“初元”。 ?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之二: “与君并直记初元, 白首还同入禁门。”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 嘉靖 初元, 言路大开。”
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解释】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示例】那傻小子是“~”,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高老夫子》) 【拼音码】ccml 【灯谜面】诸葛亮别隆中诸葛别隆中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刚出道 【英文】wet behind the ears
初供: 最初之供词。 ? 《红楼梦》第八六回: “知县便叫地保对明初供。”
初创: chūchuàng 刚刚创立:~阶段。
初传福音和口授教理: [kerygma and catechesis] 在基督教神学中,字面上指的是传道和教授。初传福音意即福音书,主要内容是《新约》所载的使徒教义。在早期教会中,口授教理指的是对那些已接受救赎讯息的人在受洗前给予口头上的指导(配合一般文字所缺乏的)。当婴儿受洗礼逐渐普遍时,转而对那些已受过洗而准备成人的人口授教理,而教会已发展了一种基本教条的论述,称为教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