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话诗稿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初期白话诗稿の例文
  • 初期白话诗稿
    基本解释:诗集。刘半农编。1933年出版。收入新诗初创时期的诗稿原件二十六首。作者有李大钊、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胡fc2f、陈衡哲、鲁迅等七人。编者的序对研究新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関連用語

        白话诗:    báihuàshī 五四以后称打破旧诗格律用白话写成的诗。
        早期白话:    zǎoqībáihuà 指唐宋至五四运动前口语的书面形式。
        初期:    chūqī 开始的一段时期:抗战~ㄧ这病的~症状是厌食。
        诗稿:      1.  诗的稿子;诗作。    ? 唐 姚合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诗: “主人庭叶黑, 诗稿更谁书。”    ? 丁玲 《与日本朋友叙旧》: “可惜的是诗稿现在哪里呢?”    2.  诗集的专称。 如 宋 陆游 《剑南诗稿》; 清 魏源 《清夜斋诗稿》。
        白话:    báihuà 白话1 ①指不能实现或没有根据的话:空口说~。 ②〈方〉闲话;家常话:她一边纳鞋底,一边和婆婆说~。 白话2 [báihuà]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到五四运动以后才在社会上普遍应用:~文ㄧ~小说。
        大白话:    dàbáihuà [vernacular] 通俗的语句,有时喻指无聊或无意义的话 这篇小说都是大白话,乏味的很
        白话戏:    “五四”以后用白话写成的戏。 即今话剧。    ?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三: “他们的学校预定在人日之后三天开一个规模盛大的恳亲会, 那天晚上要演出白话戏《孔雀东南飞》。”
        白话文:    báihuàwén 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叫语体文。
        白话八股: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空口说白话: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解释】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拼音码】kksh 【灯谜面】满嘴文言文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光说不做事
        初末:    犹始末。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因为书其初末, 是亦《春秋》褒贬之馀旨, 不敢废者也。”
        初本:    书籍的原始版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建是阁以贮之, 中为初本, 以五色玉为函, 尊圣教也。”
        初服:      1.  谓开始或首先履行、从事某项事务。    ? 《书?召诰》: “王乃初服。”    ? 孔 传: “言王新即政, 始服行教化。”    ? 《大戴礼记?夏小正》: “初服于公田。 古者公田焉者, 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    2.  未入仕时的服装, 与“朝
        初来:      1.  新来, 刚来。    ? 唐 沈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彩缕人胜应制》诗: “山鸟初来犹怯啭, 林花未发已偷新。”    ? 唐 李商隐 《蝶》诗之一: “初来小苑中, 稍与璅闱通。”    2.  原来, 本来。    ? 《朱子语类》卷三三: “ 齐 鲁 初
        初月:    chūyuè 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初来乍到:    chū lái zhà dào 初次来到某个地方:~,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隣接する単語

  1. "初暾"中国語の意味
  2. "初更"中国語の意味
  3. "初月"中国語の意味
  4. "初服"中国語の意味
  5. "初期"中国語の意味
  6. "初末"中国語の意味
  7. "初本"中国語の意味
  8. "初来"中国語の意味
  9. "初来乍到"中国語の意味
  10. "初校"中国語の意味
  11. "初服"中国語の意味
  12. "初期"中国語の意味
  13. "初末"中国語の意味
  14. "初本"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