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肌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刻肌の例文
  •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
       ? 《后汉书?梁统传》: “ 五帝 有流、殛、放、杀之诛, 三王 有大辟、刻肌之法。”
       ? 李贤 注: “刻肌谓墨、劓、膑、刖。”
  • :    kè ㄎㄜˋ1)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
  • :    jī ㄐㄧˉ1)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

関連用語

        :    kè ㄎㄜˋ1)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
        :    jī ㄐㄧˉ1)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
        刻肌刻骨:    kè jī kè gǔ 【解释】形容感受极深刻。 【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绍诗表》:“刻肌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示例】此事真可为~者也。(唐·吴兢《开元升平源》) 【拼音码】kjkg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感受极为深刻
        刻耳柏洛斯:    [Cerberus] 希腊神话中冥界长得像怪物似的看守犬。通常传说有三个头,但赫西奥德说有50个头。蛇头从它的背部长出,并有蛇形尾。它会吞食任何试图逃出哈得斯王国的人,同时拒绝活人进入,不过俄尔甫斯曾用音乐迷惑它而得以通过。赫拉克勒斯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刻耳柏洛斯带到活人的世界,成功之后,他又把这个怪物归还给了哈得斯。
        刻臂:    古人盟誓的一种形式, 割臂出血以昭信义。    ? 《旧五代史?梁书?李罕之传》: “ 罕之 既与 言 患难交契, 刻臂为盟, 永同休戚。”
        刻翠裁红:    喻极力修饰词藻。
        刻舟:    “刻舟求剑”之省。    ? 唐 白居易 《得乙居家理廉使举请授官吏部以无出身不许使执云行成于内可移于官》: “抡琐琐之材, 则循旧格;刈翘翘之楚, 宁守常科?幸当仄席之求, 无惑刻舟之执。”    ? 明 徐渭《自书小像赞一》: “人又安得执斯图, 以刻舟而守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 史梧冈 《西青散记》载 双卿 事甚详, 或疑
        刻罚:    谓以重剂攻治疾病。    ?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誓志题桥》: “他道胡乱人家病发, 一味用些刻罚……撞得着时便活。”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拼音码】kzqj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
        刻绳:    限制约束。    ?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 “夫礼, 依仁而著, 仁则自然有礼, 不待别为标识而刻绳之。”
        刻舷:    犹刻舟。    ? 《南齐书?顾欢传》: “屡见刻舷沙门, 守株道士, 交诤小大, 互相弹射。”参见“ 刻舟求剑 ”。
        刻线:    kèxiàn [scribe] 用尖的器具(如划线器或圆规)在木头、金属或砖块上刻线条

隣接する単語

  1. "刻线"中国語の意味
  2. "刻绳"中国語の意味
  3. "刻罚"中国語の意味
  4. "刻翠裁红"中国語の意味
  5. "刻耳柏洛斯"中国語の意味
  6. "刻肌刻骨"中国語の意味
  7. "刻臂"中国語の意味
  8. "刻舟"中国語の意味
  9. "刻舟求剑"中国語の意味
  10. "刻舷"中国語の意味
  11. "刻翠裁红"中国語の意味
  12. "刻耳柏洛斯"中国語の意味
  13. "刻肌刻骨"中国語の意味
  14. "刻臂"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