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论中国語の意味
- 苛刻地评论。
? 清 周亮工 《与吴冠五书》: “论既正, 又足以痛快人心, 似不当刻论之矣。”
- 刻: kè ㄎㄜˋ1)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
- 论: (論)lùn ㄌㄨㄣˋ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
関連用語
刻: kè ㄎㄜˋ1)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
论: (論)lùn ㄌㄨㄣˋ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
刻识: 刻记, 标志。 ? 《周礼?考工记?轮人》“必矩其阴阳” 汉 郑玄 注: “矩, 谓刻识之也。”
刻记: kèjì (1) [engrave on one's mind;keep firmly in mind]∶牢牢记住 刻记在心 (2) [engraved mark]∶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刻诛: 严酷的刑罚。 ? 《淮南子?原道训》: “夫峭法刻诛者, 非霸王之业也。”
刻蜡: 刻烛。 相传古人在蜡烛上刻度计时。 ? 唐 韩偓 《妒媒》诗: “多为过防成后悔, 偶因翻语得深猜。 已嫌刻蜡春宵短, 最恨鸣珂晓鼓催。 应笑 楚襄 仙分薄, 日中长是独裴回。”蜡, 一本作“ 烛 ”。
刻诵: 专心诵读。 ? 汉 班固 《典引》: “臣 固 常伏刻诵圣论, 昭明好恶, 不遗细微。”
刻虐: 1. 苛刻凶残。 ? 《南史?恩幸传?戴明宝》: “ 显度 刻虐为百姓疾, 比当除之。” ?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 “臣至 淮南 , 体访得诸处税务, 自数年来, 刻虐日甚, 商旅为之不行。” 2. 侵害。 ? 《明史?云南土司
刻谦: 俭朴谦逊。 ? 汉 贾谊 《新书?道术》: “辞利刻谦谓之廉, 反廉为贪。”
刻薄成家: 刻薄成家 基本解释 :刻薄:冷酷无情。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
刻责: 严加责备;严格要求。 ? 《汉书?韩延寿传》: “或欺负之者, 延寿 痛自刻责。” ? 《旧唐书?德宗纪上》: “忧心如焚, 深自刻责。” ? 清 《今世说?德行》: “读书刻责, 毅然以古人自待。”
刻薄寡恩: 刻薄寡恩 基本解释 :刻薄:冷酷无情;寡:少。冷酷无情,极少施恩于人。形容极为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