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绌中国語の意味
- 削: xiāo ㄒㄧㄠˉ1)用刀切去或割去:~皮。~发(fà)。刮~。~足适...
- 绌: (絀)chù ㄔㄨˋ1)不足,不够:支~(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相...
関連用語
削: xiāo ㄒㄧㄠˉ1)用刀切去或割去:~皮。~发(fà)。刮~。~足适...
绌: (絀)chù ㄔㄨˋ1)不足,不够:支~(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相...
削绝: 全部削除。 ? 《宋书?晋熙王燮传》: “患萌防渐, 危机须断, 便可还其本家, 削绝蕃秩。”
削约: 1. 犹削减。 ? 《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 汉 郑玄 注: “牢读为楼。 楼谓削约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 贾公彦 疏: “云削约者, 谓削之使约少也。” 2. 稀疏细小貌。 ? 宋 周紫芝 《虞美人?西池见梅作》词: “短墙梅粉香初透
削缝: 犹缝纫。 ? 《韩非子?难二》: “ 管仲 善制割, 宾胥无 善削缝, 隰朋 善纯缘, 衣成, 君举而服之。”
削絶: 削絶 xuē jué 基本解释 :1.全部削除。
削职: 免职。 ?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 唐主 怒犹未息, 将本官削职。”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 泉州 同安 县人 林时山 , 字 楼船 , 在 台湾 以功封伯。 后因保举 施烺 , 烺 叛, 遭杖削职。”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 鄂 入, 即以其坐听谕旨奏之,
削籍: 1. 革职。 ? 宋 苏轼 《上皇帝书》: “大则身首异处, 破坏家门;小则削籍投荒, 流离道路。”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 “这厮不独削籍清朝, 抑且置身圜土。” ? 清 褚人获 《坚瓠馀集?老鼠拖姜》: “会 黄 以夤缘事发, 参送法司, 其人坐 黄 受贿削籍。”
削职为民: 削职为民 拼音:xuē zhí wèi mín 注音:ㄒㄩㄝ ㄓㄧˊ ㄨㄟˋ ㄇㄧㄣˊ 成语解释 削职为民 【拼音】:xuē zhí wéi mín 【解释】: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削简: 犹削牍。 ?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 “开篇玩古, 则千载共朝;削简传今, 则万里对面。” ? 唐 李峤 《文物?书》诗: “削简龙文见, 临池鸟迹舒。” ? 姚锡钧 《自春至夏幽居杂述》诗: “小诗凭削简, 绝倒斗馀才。”
削肩: xuējiān [slopping shoulders] 即“溜肩”
削笔: 删改定稿。 ?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序》: “今年自 蓝水 返于故居, 整理残帙, 此卷犹未失落于担头舱底, 儿子某某请完之。 冬十月, 雨窗削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