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停中国語の意味
-
1. 强制停止。
? 《梁书?武帝纪下》: “ 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 尚书可时加检括, 于民有蠹患者, 便即勒停。”
2. 勒令停职。
? 宋 陆游 《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 “诸州县公人, 曾因犯罪勒停。”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三年》: “ 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 其为从+もっと...者皆勒停。”
- 勒: lè ㄌㄜˋ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
- 停: tíng ㄊㄧㄥˊ1)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
関連用語
勒: lè ㄌㄜˋ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
停: tíng ㄊㄧㄥˊ1)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
追官勒停: 指追回官衔, 勒令停职。 ? 《宋史?理宗纪一》: “ 李全 之叛, 淮东 提刑司检法 吴澄 等出 泰州 城谒贼, 各追官勒停。”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 熙宁 三年敕: ‘今后官员失入死罪, 一人追官勒停, 二人除名, 三人除名编管。 ’” ?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 “降了三个圣
勒克斯: lèkèsī 照度单位,一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一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就是一勒克斯。简称勒。[英lux]
勒休: 令官员退休。 ? 清 恽敬 《书山东知县事》: “巡抚、按察使相继迁去, 会大计, 主者当知县年老, 官勒休。”
勒克瑙: [Lucknow] 印度北部北方邦首府,位于德里东南戈默蒂河畔。1528年被莫卧儿统治者巴伯尔占领,在他的孙子阿克巴统治时属奥德省。1775年成为奥德省首府。现在是重要的铁路中心,有造纸厂和其他工业。著名遗址有一座奥德地方长官的陵墓,1857年印度兵变期间英国人被包围的居所,以及勒克瑙大学。人口约2,029,000(1995)。
勒令: lèlìng 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停业ㄧ~搬迁。
勒克莱尔: [Leclerc, Jacques-Philippe] 原名欧特克罗克子爵菲利普-马利(Philippe-Marie, viscount de Hauteclocque)。 (1902.11.22,法国 贝洛伊-圣李奥纳德~1947.11.28,阿尔及利亚 科隆贝沙尔) , 欧洲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将军。1939年被德军俘虏,但逃往英国,为了保护他的家庭,以假名勒克莱尔加入戴高乐的自由法国
勒: lè ㄌㄜˋ 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 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3)强制:~令。~索。 4)统率:~兵。 5)雕刻:~石。~碑。~铭。 ·参考词汇: rein in tie sth. tight lēi ㄌㄟˉ 1)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紧。 2)方言,强制,逼迫。 ·参考词汇: rein in tie sth. tight lè 〈名〉 (1) (形声。从革
勒兵: 1. 治军, 操练或指挥军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秦 军鼓噪勒兵, 武安 屋瓦尽震。” ? 《汉书?武帝纪》: “勒兵十八万骑, 旌旗径千馀里, 威震 匈奴 。” ? 《陈书?高祖纪》: “﹝ 高祖 ﹞于是勒兵鼓行而进。” ? 明 屠隆
勑额: 勑额(勑額) 拼音:lài é 注音:ㄌㄞˋ ㄜˊ 词语解释 皇帝赐的匾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富郑公 初请功德院,得勑额曰‘奉亲’。”《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当门勑额字分明,两个金刚形勇猛。”
勒功: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亦指建立功勋。 ?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 “勒功中岳, 以章至尊。” ? 唐 薛存诚 《东都父老望幸》诗: “众愿其难阻, 明君早勒功。” ? 明 徐熥《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 “他日勒功留片碣, 点苍 如黛石嵯峨。”
勑身: 勑身 拼音:lài shēn 注音:ㄌㄞˋ ㄕㄣ 词语解释 整饬己身。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后汉书·安帝纪》:“能勑身率下,防姦理烦,有益於人者,无拘官簿。”《后汉书·丁鸿传》:“勑身自约,不敢僭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