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召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 招募。
       ?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为 高唐 尉, 迁为令”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 灵帝 末年, 备 尝在京师, 后与 曹公 俱还 沛国 , 募召合众。”
       ?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 坚 以郡司马募召精勇, 得千馀人, 与州郡合讨破之。”
  • :    mù ㄇㄨˋ1)广泛征求:招~。~集。~捐。~款。~兵。征~。·参考词...
  • :    zhào ㄓㄠˋ1)召唤:~集。~见。2)召致,引来:~祸。~人怨。·...

関連用語

        :    mù ㄇㄨˋ1)广泛征求:招~。~集。~捐。~款。~兵。征~。·参考词...
        :    zhào ㄓㄠˋ1)召唤:~集。~见。2)召致,引来:~祸。~人怨。·...
        募役:    谓募人充任官役。    ?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 “今一旦变之, 则使之家至户到, 均平如一, 举天下之役, 人人用募……苟不得其人而行, 则五等必不平, 而募役必不均矣。”参见“ 免役法 ”。
        募原:    中医泛指膈间及肠胃之外脂膜的部位。 募, 也写作“膜”。    ? 《素问?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之闲, 膜原之下。”    ? 王冰 注: “膜, 谓鬲闲之膜;原, 谓鬲肓之原。”    ? 《灵枢经?百病始生》: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之外, 募原之间。”    ? 明 吴又可 《温疫论》: “凡
        募役法:    即免役法。    ? 宋 王安石 所行新法之一。    ? 宋 叶适 《役法》: “自 熙宁 为募役法, 尽官府之役, 官自募之, 官受其病而民获其利, 官当其劳而民居其逸。”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一》。
        募化:    mùhuà (和尚、道士等)求人施舍财物:四方~。
        募征格:    见“ 募格 ”。
        募兵制:    mùbīngzhì 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的制度。
        募捐:    mù juān 募集捐款或物品:为残疾人~│~赈灾。
        募兵:    mù bīng 招募兵员:~制。
        募格:    亦作“募征格”。  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 《魏书?敬宗纪》: “又班募格, 收集忠勇。”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 “ 孝昌 初, 妖贼四侵, 州郡失据, 朝廷设募征格于堂之北, 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 《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 “乃射募格于城中云:
        募俞:    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 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 俞, 通“ 腧 ”。    ? 《素问?奇病论》: “此人者数谋虑不决, 故胆虚气上溢, 而口为之苦。 治之以胆募俞。”    ? 王冰 注: “胸腹曰募, 背脊曰俞。 胆募在乳下二肋外, 期门下, 同身寸之五分。 俞在脊第十椎下两傍, 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隣接する単語

  1. "募俞"中国語の意味
  2. "募兵"中国語の意味
  3. "募兵制"中国語の意味
  4. "募化"中国語の意味
  5. "募原"中国語の意味
  6. "募役"中国語の意味
  7. "募役法"中国語の意味
  8. "募征格"中国語の意味
  9. "募捐"中国語の意味
  10. "募格"中国語の意味
  11. "募化"中国語の意味
  12. "募原"中国語の意味
  13. "募役"中国語の意味
  14. "募役法"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