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中国語の意味

発音を聞く:
  • 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基本解释:匈牙利人民反对奥地利封建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3月,佩斯爆发起义,建立民族政府。9月,奥地利派军镇压,匈牙利成立以科苏特领导的国防委员会,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击败奥军。次年4月,国民议会宣布匈牙利独立,科苏特任元首。后奥地利联合沙俄出兵,于同年8月镇压了革命。

関連用語

        四八:    指四时八节。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是以惠和畅于九区, 则七耀得于玄昊;残害著于品物, 则二气谬于四八。”    ? 《隋书?天文志上》: “ 张平子 、 陆公纪 之徒, 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 以度历象昏明之证候, 校以四八之气, 考以漏刻之分, 占晷影之往来, 求形验于事情, 莫密于浑象也。”
        塌八四:    犹言拙劣。    ?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摺: “俺两个的手段, 都塌八四, 因此上都结做弟兄。”
        革命:    gé〃mìng ①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具有革命意识的:工人阶级是最~的阶级。 ③根本改革:思想~ㄧ技术~ㄧ产业~。
        大四八:    见“ 大厮把 ”。
        铜牙利:    弓上的铜制机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扳番龙筋弩, 安上一点油, 摇番铜牙利。”
        九一八事变:    Jiǔ-Yībā Shìbiàn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灵牙利齿:    líng yá lì chǐ 【解释】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出处】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拼音码】lylc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能牙利齿:    谓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大革命:    dàgémìng ①大规模的革命:法国~。 ②特指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老革命:    对参加革命活动已久的人的尊称。    ? 王愿坚 《粮食的故事》: “听 寇县长 说, 郝吉标 是这里的一个老革命, 一九三三年的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    ?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 “政委 马茹尔 满怀敬意地称他为老革命, 并且总爱在年轻人的面前夸奖他。”
        革命党:      1.  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 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有一位本家, 还预备去告官, 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 这才中止了。”    ? 沈从文 《泥涂》: “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 是个军籍中人, 现在命运不好, 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革命军:      1.  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    ?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 “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 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 , 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 。”    2.  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    ?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 “昨夜梦和尔, 同兴革
        革命家:    gémìngjiā 具有革命思想,从事革命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
        二次革命:    èrcì gémìng [The second punitive war against yuan] 指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与辛亥革命相对而言,故称二次革命
        十月革命:    ShíyuèGémìng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隣接する単語

  1. "匈忍"中国語の意味
  2. "匈惧"中国語の意味
  3. "匈横"中国語の意味
  4. "匈濭"中国語の意味
  5. "匈牙利"中国語の意味
  6. "匈牙利事件"中国語の意味
  7. "匈牙利语"中国語の意味
  8. "匈礚"中国語の意味
  9. "匈臆"中国語の意味
  10. "匈濭"中国語の意味
  11. "匈牙利"中国語の意味
  12. "匈牙利事件"中国語の意味
パソコン版で見る

著作権 © 2024 WordTech 株式会社